第217章 :缅甸新闻(二)(第3/4 页)
了,日军突然发起了对印度的进攻,并且很快就在因帕尔平原站稳了脚跟。东印度只剩下处境艰难的的远征军新38师,孙立人将军几次致电远在印度中部的兰姆伽远征军指挥部请求指示。
可兰姆伽联军指挥部一直也拿不出一个统一的意见,英国人坚持要38师原地待命,等待配合英军反攻因帕尔。史迪威也认为38师留在雷多是正确的,因为英军反攻因帕尔的计划已经完成,只待雨季一过即可发起反击。
远征军总指挥郑洞国将军却认为38师孤军在外,粮草不济,应该尽快进入野人山取道缅北回国,以免受到日军的两面夹击,进退失据。
就在指挥部里打嘴仗的时候,日军已经开始了对38师的进攻。
而此时的杜文成正在规划着密支那的建设蓝图,他否决了阎锡山提出的在密支那建设钢铁厂的建议,提出了将密支那建设成轻工业城市的设想,他不想让钢铁厂的烟囱毁了密支那。
缅甸本来就是个农业国家,虽然矿产资源丰富,却并不太适合重工业的发展,小型工业、轻工业才是它的未来发展方向。
克钦邦有的是翡翠、宝石、缅玉、金银,如果按后世的流行款式开发出来,绝对会形成一股庞大的产业链,既可以增加当地民众的收入,又笼络了人心,还促进了密支那经济的发展。这样一举数得的好事儿怎么可以放弃?
“阎老,你看是不是可以出台一个政策,扶植密支那手工业者组建一个联合生产基地,政府只负责提供样品,控制质量,其他按照合同办事。”
阎锡山想了一下认为可以考虑,密支那的玉器和金银器皿生产一直是当地民族的强项,密支那生产的与宗教有关的玉制品和金银制品一直广受人们的喜爱。只是由于生产工艺的限制,在档次上一直处于低端水平。
“这件事可以交给沈涵阳去办,我看他的能力很强,这些日子帮了我很多。我说你小子在哪儿找的这些人才?”
杜文成翻了个白眼,什么叫在哪儿找的?那是用命换来的好不好?
“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小型的电子元件厂,我前两天看了一下他们的产品,唉。可惜了我提供的那些设备。靠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别说什么电视机了,就是手电筒他们也搞不出来。”
阎锡山笑了:“你搞的那些东西,老头子我看不懂,也不想参乎。我懂的军工厂你又不同意搞,克钦邦地方上的事儿基本上已经捋顺,掸邦那里也走上了正轨。只是往南发展计划受到了日本人的阻挠,基本上已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