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第2/3 页)
赵姬久旱逢甘露,那叫一个饥渴,一副不将扶苏榨干不罢休的姿态,格外地卖力。
逼迫扶苏不得不使出黄帝内经。
众女也知道赵姬的到来,十分地恭敬,焱妃也出面拜见了赵姬,众女待在一起其乐融融。
在东郡城的东面,燕国和秦国交接的地方,却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战争。
交战的双方正是陈庆之的白袍军和燕国的军队。
事情的原因很简单,城池之争。陈庆之赶走了匈奴之后,帮助临奴城的百姓重建家园,并且不断安抚失去亲人的所有的人,陈庆之的举动,得到了临奴城百姓的一直爱戴,所以在陈庆之想要离开临奴城的时候,被临奴城的所有百姓挽留。
陈庆之也有些担心匈奴卷土重来,所以打算停留几日。
但是没有想到,陈庆之的停留,引起了燕国上层的误会,他们一致认为秦国在趁火打劫,所以派遣军队前来剿灭这一支队伍。
临奴城位于秦燕交接的地界,和东郡毗邻,可以说距离东胡城十分相近,得到了临奴城,就等于打开了燕国的门户,其重要性和三国时期的“雁门关”,明清时期的“山海关”差不多,所以燕国势在必得。
所以一开始,燕国的士兵就进行了强攻。
第267章 白袍军的强大敌军崩溃
陈庆之也不是一个善茬,看到燕国的强攻,指挥着白袍军,开始进行守城。
但是陈庆之擅长的是进攻,对于防御,陈庆之还真不是很擅长,所以手忙脚乱地,也幸好他们是守城一方,居高临下。
所以陈庆之一边派遣斥候给扶苏传信,让扶苏派遣守城人员前来,另一方面,他思考着怎么能化被动变成主动。
陈庆之是一个极端攻击者,而他训练的白袍军也是一支进攻型的军队,陈庆之的思想很简单,最强的防御就是进攻,让对方没有一丝一毫地招架余力,然后摧枯拉朽地击败对方。
这个机会很快就来到了,燕国军队在强攻之后,损失惨重,而且燕国的士兵有一个不利地方,那就是舟车劳动,长途跋涉,身心疲惫,更让他们伤心的是,临奴城的百姓似乎抛弃了他们,竟然帮着陈庆之守城,让他们黯然神伤。
这是他们国家的百姓,到了最后,竟然帮助别国的人打自己人,这是多么大的悲哀和讽刺。
但是对于临奴城的百姓来说,显然没有考虑这么多,他们只知道,只要能活得下去,只要能吃饱饭,无论是燕国人、齐国人、秦国人都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