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廉政风暴(第2/3 页)
在自己的麾下,竟然出现了像赵有财这样的败类,自己一定要除掉赵有财,为来安城死去的士兵报仇!
赵有财事件给了自己很多的警告,那就是,自己的内部还是出了问题,由于铁血抗日军发展的太快,各色人等混入了抗日的队伍,有必要进行一次廉政风暴,将这些败类清除出抗日队伍,完成队伍内部的净化。
随后的两个月的时间内,滁洲抗日根据地掀起了一股廉政风暴,到处都在查办贪污。
办案人员以证据为本,在短短的两个月中查出了数十起贪腐案,直接缴获没收了三十万大洋,其它资产数以百万计。
对于这些者,李学坤采取的方式很简单,那就是血腥镇压,贪污超过一千大洋者,就地枪毙,随着一声声枪响,一大批贪污份子被枪毙,这其中,不乏根随李学坤南征北战数年的老兄弟。
但李学坤却丝毫不法外留情,只要证据确凿,一律公审,在李学坤的严厉打击之下,滁洲抗日根据地风气为之一变,无比清正廉洁起来,成为全中国的楷模。
对于李学坤大力推行的廉政风暴,很多外界之人不以为然,甚至许多年以后,许多史学家都对这次的廉政风暴不以为然,认为这次廉政风暴动摇了滁洲根据地的根基。
不由,更多的人则赞同这次廉政风暴,认为这次廉政风暴,坚决的打击了贪官污吏,让滁洲根据地的政治更加清明,精神面貌为之一新。
在开展廉政风暴的同时,李学坤感觉到,光靠军人执政,没有监督是不行的,这是滋生的温床,于是,他将滁洲社会各界的人士请入了政府之中。
有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滁洲的基础更加的巩固,而且,对李学坤为首的军人政权形成了有效的监督,大大减少了的发生,为滁洲根据地由弱变强奠定了基础。
经过两个月的时间,整个滁洲根据地终于从赵有财叛变后的动荡中走了出来,更加的巩固。
出乎李学坤意料的是,滁洲根据地动荡的这段日子,日本人并没有趁乱出兵,这让李学坤更加看透了日军的实质,现在的日军,早已不复最初的勇猛,不过是在勉强维持着战局。
日本是一个资源严重依赖进口的岛国,各种资源极为缺乏,为了维持中国战场的战局,日军势必要开拓新的战场,夺取新的资源。
而环顾四周,日军只有南进与北上两条出路,北上恐怕是不可能的,诺门罕一役,日军被苏军是打怕了,那么,日军就只剩下进攻东南亚一途了。
也就是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