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乌鸡国的真假国王——乌鸡国奇遇之二(第2/3 页)
三天三夜。若是个凡人,即使有九条命也早没了。文殊菩萨把事情经过报告给佛祖,如来佛见国王好大喜功、以貌取人,判定他不是真心敬佛拜佛。于是下令推那国王下井,浸他三年,直到唐僧师徒经过此地救他起死回生。如果不是文殊菩萨临时加了一项考察,这个乌鸡国王就蒙混过关了。来自佛国的妖怪国师当上了假国王,无为而治。据真国王对唐僧说,那个妖怪“都城隍常与他会酒,海龙王尽与他有亲,东岳天齐是他的好朋友,十代阎罗是他的异兄弟”。妖怪做国王,心思不在内政,而是与神仙鬼怪交游。当国王是他的副业,相当于度假。只因为唐僧师徒离乌鸡国尚远,他暂摄王位。假国王远离后宫,不修佛寺不布施,宝林禅寺也衰败了,寺里的和尚十分贫穷,有的甚至没有长衣服。种豆得瓜。据菩萨说,三年来,乌鸡国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百官拥戴,国泰民安。假国王虽然没什么作为,仍然算得上是个有道明君。唐僧不知道乌鸡国之前发生过什么,乌鸡国王如何对菩萨的那些细节,他也不知道。乌鸡国王托梦讲述妖怪害人窃国,唐僧想起自己的父亲曾经被人害死,感同身受,命令孙悟空除妖。孙悟空最喜欢打妖怪,还设计出来很复杂的程序。就在假国王现形、快要打死妖怪的时候,文殊菩萨及时出现,说明原委,救走了妖精,回归本部。真乌鸡国王被唐僧师徒搭救,吃了太上老君给的仙丹,起死回生继续做国王。人间的事情终归要由人来解决。迎回了真国王,乌鸡国将来会国泰民安吗?从书中透露的线索看来,不乐观。乌鸡国王没有深刻反思,始终认为自己是明君,只是运气不好遇上了妖怪。
乌鸡国太子作为一名储君,未来的君主,很有可能是昏君或者暴君。如果三年前老国王被文殊菩萨度去做罗汉,那时太子就应该继位了。太子似乎没有被作为一名尧舜之君来培养,幼稚、任性。他的父亲死了三年,换了一个妖怪来当父王,太子完全没有察觉,三年没有见到母亲,也没着急。他启动半副銮驾出去打猎,一次就动员了三千士兵,牵犬、架鹰、抬火炮,散布东郊,“规模非小辈”。古代打猎,往往是进行军事训练,皇帝、太子不能单纯为了打猎而打猎。这位太子劳民伤财,纯粹是为了玩乐。他为了追赶一只兔子(悟空变的),孤身犯险。在宝林禅寺,太子嫌弃唐僧对自己不够恭敬,轻言杀戮。太子听说唐僧是东土大唐来的,大言不惭地说:“你那东土,虽是中原,其穷无比,有甚宝贝,你说来我听。”他显然没什么见识,大唐帝国多么强盛啊!当唐僧说自己身上的锦斓袈裟是佛祖所赐,稀世珍宝,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