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第2/6 页)
王偷偷摸摸地样子,心中好笑,好歹赵王也是四十快奔五十的人了,怎么心态还是像个刚刚发了春的少年呢?一个男人对另外一个如此有兴趣,恐怕也是吴天第一次见到这般奇葩的景象了。在大隋,虽有兔宝宝,不过极少。毕竟正常人是多数,且儒家之学又影响极深,大家都要脸皮,不像时下社会风气这般流行兔宝宝。
吴天踏入官场已将近两月了,多少知道了些关于诸国皇室中的糜烂和龌蹉。七国之中,也只有秦国没有这方面的倾向,有也是那些从东方六国中去的人中才慢慢兴盛起来。至今未能影响到皇室,只有少部分皇室弟子有这方面的喜好。
瞧着赵王神态,吴天就想起昨晚痴缠他的韩晶,心中顿时得意起来,忽觉赵王头顶上绿油油的。蔺相如看到如此情形,心中顿觉堵得慌,大王在眼下形势紧迫的情况下还不知收敛,反而愈发无所顾忌起来,似乎秦国的失败已在眼前了。
蔺相如道:“相爷,此去长平,未取得大捷之前,相爷是无法回来的了。相爷若遇到什么危险,保住性命为要,切莫冒进。若有什么顾忌,一切由老夫替你扛着。”
蔺相如是相当看中吴天的,而且也知道吴天此去凶险,但又无法留下吴天。若是前线没有吴天坐镇,那廉颇就将撤职回邯郸。以赵王启用的那些将领,根本不足以大用,也没有多少指挥才能,赵国必败无疑,就是灭国也未必不可能。
吴天笑道:“蔺相多虑了,本相知道孰重孰轻,邯郸眼下的大好局面,还望相爷坚持下去,只有这样,大赵才有复兴的希望。若是失去了这次机会,大赵再无这样的好运了。”
蔺相如凝视着吴天,慎重地点了点头,沉声道:“相爷的话,老夫知道了。老夫不会让任何人破坏这个大好局面,就是拼了老命也要抱住相爷这个月的心血。”如果没有这次秦赵之战,吴天想要在邯郸推行他的军政改革,实比登天还难。蔺相如何尝不知道这是大赵最后一次机会,秦国、魏国、韩国、楚国、齐国等国都不会给赵国这样的机会。任何一个国家都害怕赵国发展壮大起来,倘非秦国和赵国对峙了两年,两国国库都消耗甚大,吴天这般改革,也在诸国容忍的范围内,也不会因为忌惮赵国发展壮大而联手出兵干涉赵国内政。
乌氏倮、郭纵听到吴天的话后,走了过来,均笑着说道:“相爷放心好了,只要蔺相和我们两个老家伙在,至少大王还是会听取我们的意见,不会乱来的。至于郭开和赵穆,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料想他们也不敢搞小动作,毕竟这是国战,与私人恩怨无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