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高考计划(第2/3 页)
他现在仅仅是需要把所要用到的知识点从脑海中提取出来并整理归纳,考试遇到相同的知识,直接套用上就行了。
他现在选择了文科,无论是语文、道法还是历史、地理,都跟地球有所出入,最明显的区别就体现在名称上。
你居然跟我说诗仙不是李白,而是太白;向雷锋叔叔学习变成了向正兴同志学习;万里长城居然成了万里长龙;李小明的父亲居然是隔壁的王…
这些名称的转变对于现在的张山峰来说都不是难事,花点时间再记一次就是了。
至于出题,等他把知识点整理好,题目也就出来了。或者把以前高中的复习题,模拟考试的试卷来个复制粘贴也行,就是有点费手罢了。
他书房的电脑也连接有打印机,但是他却不能用打印机把试卷打印出来,这东西不是这个年代的产物,还是要安全第一。
只要解决了前面的两点,最后的知识点补强也将会变得容易起来,或许可以跟老师联系一下,让老师把这些知识点跟同学们再说说,进一步巩固。
那应该如何跟老师谈呢?
一个吊车尾的学生变成优秀生,知识比老师还要强,好像有那么的亿点不合理啊!
如何跟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好像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难道说,因为受到爱情的打击,一夜之间打通任督二脉,学习成绩突飞猛进,终成一代学习宗师?
又或者说以前的笨猪只是装扮的,其实自已本身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小猪佩奇?
思维的发散让张山峰越想越离谱,最终他改变了思路,决定从对方身上找原因。
能否从对方身上寻找有效的突破口呢?
什么东西对一个人最重要?名还是利?
给钱那就是贿赂了,那给名呢?
把模拟试卷弄出来,然后署名写上老师的名字是否能行得通?
想完解决老师这个问题,张山峰又在想同学们的利益关系。
张山峰自认为不是一个无私奉献的人,他只是为了将来的发展而帮助别人的。
而这个别人仅仅是同班的同学,就连隔壁班的都不帮,更别说别的学校了。
至于这些人到时候会不会成为他发展的助力,他其实是想过的。
也就是因为想过,他才把原计划在大学里帮助有需要的同学提前到高考前帮助高中同学。
不说让这些人帮助自已,如果以后遇到,不给自已制造刁难,那也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