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7/11 页)
消息,网络一片风平浪静,最近的新闻报道,都还停止在一年前的专家会议。
翁承先给他透了内幕,他作为签过保密协议的人,深觉压力重大。
感性上讲,翁总工这是信得过他。
理性上讲,翁总工真的不该告诉他。
律风左思右想,犹豫许久,敲开了吴赢启的办公室门。
他开门见山地说道:“吴院,我能申请去南海隧道的项目吗?”
正在批文件的吴赢启,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整理了一堆桥梁项目资料给律风,怎么律风偏偏提起这个要命的项目!
“我没给你南海隧道的资料吧?”
他皱紧眉头,赶紧去翻手边一摞文件。
律风见他动作慌张,立刻解释道:“你没给,是翁总工跟我说的。”
吴赢启闻言,停下动作,表情都变了。
“害!这个老翁,挖墙脚挖到这儿来了!”吴院抬手直摇,“不行,你去任何项目都可以,这个不行!”
拒绝态度十分直白,全然没有之前“任君挑选”的大方客气。
“为什么?”律风说,“南海隧道桥梁段应当有我们院不少设计师参与,我可以去帮帮忙。”
吴赢启神情复杂,他放下笔,眉头仍是紧皱,甚至有些烦恼地挪动手上的笔。
“正是因为院里有设计师在参与,我才不希望你去……”
他轻轻叹息,“南海隧道的项目比较复杂,参与的人员源来混乱,国院参与的专组发回来的报告,看得出那里不是像乌雀山大桥一样单纯。”
“那不是适合你去的地方。”
吴赢启简单一句话,便将南海隧道的困境说得清清楚楚。
这不是国院统一规划,一家说了算的项目。
里面参与的众多单位,来自海峡两岸不同派系,甚至还有国际资本的影子。
南海隧道规划二十余年,无法开工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有政策问题。
虽然翁承先完成曲水湾大桥项目,被空降过去做了总负责,但是,总工程师要负责的是建设,头顶还压着南海隧道项目委员会全权号令。
成分复杂的委员会,又有政府代表,又有国际资本,还有说不定道不明的争夺。
吴赢启想起来就头痛,派出去的设计师从早到晚画图渲染,说好的方案可能当天要求推翻重做。
表面一派和谐,背地里打得头破血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