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啊……天杀的城墙(第2/21 页)
当雷德骧被拖走时,大殿里还回响着大宋官家的怒吼——“鼎铛犹有耳,汝不闻赵普吾之社稷臣乎?”
但是当然了,赵匡胤到底不是终结者朱温,一会儿之后,他就收回了死刑命令,只以擅闯讲武殿之罪把雷德骧罢官了事。
出过气之后,赵匡胤平静了。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公开维护赵普了。在几个月前,有几个官更大的人,分别是枢密直学士冯瓚,绫锦副使李美,殿中侍御史李檝,合起伙来弹劾赵普贪脏枉法,要求把宰相处死。他的反应是,把这几个人统统地押送到传说中的流放圣地沙门岛(到底这个地方有多经典,请参看《水浒传》),并且遇赦不还,在那儿永久定居。
这样做看起来很昏君是吗?哼,赵匡胤冷笑,既然在这些人的眼睛里赵普是个赃官,那么很可能他也就是个昏君了。君臣勾结,祸国殃民……好啊,可是你们不知道,接下来我作出的这个决定,才真的是一意孤行,不管你们的死活呢!
赵匡胤决定不顾一切,踢开所有的反对者,再次出兵,目标仍然是北汉!
消息传出,举国愕然。宋朝人真的搞不懂了,他们一向英明理智的皇帝到底是怎么了?那个既贫瘠又狭小的北汉到底有什么东西一直在诱惑着他?又或者是北汉哪里招惹到他了,让他必将灭之而后快?
很好,面对众多的质疑,赵匡胤非常满意。要的就是这样,如果连他自己的子民都不理解的话,那么相信北汉以及该死的契丹就更加预料不到了吧。尤其是在它们刚刚占了大便宜,而宋朝偷鸡不成反蚀把米的时候。
一定要干掉北汉,赵匡胤有N个理由支持他这么做,他总结了上次出兵失败的教训后,也得出了再次出兵一定必胜的结论,其理论依据如下:
第一,北汉的国势更加不稳。新皇帝刘继元在折腾,听说他杀了不少的国亲国威,外加大臣,搞得北汉人人自危。可绝妙的是郭无为却还活着,而且仍然是高官显赫,位极人臣。这就是巨大的利好消息,有机可乘。
第二,在他自己这一方,巨大的潜力还没有挖掘。首先是再次出兵由谁挂帅。李继勋?不,他已经被证明很强,能迅速突破北汉防御体系,直逼太原城下。但是却仍然不达标,他不能攻下太原城,也没能顶住契丹人。那么派谁?慕容延钊、韩令坤都死了,让契丹人胆寒的符彦卿已经老了,那么派离职退休的石守信或者曾经的妹夫高怀德(那位拿擀面杖抡赵匡胤的公主阁下这时已经死了,她死后宋朝就收回了高怀德的驸马身份)重操旧业?还是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