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子嗣 梁潇对她的控制,偏执且疯狂。……(第4/5 页)
,想去书中解惑,才发觉学问并不是那么好做。
她想起最初,大约五六岁的时候,正是启蒙的年纪。
梁潇长她四岁,本应早就开卷,但是姑姑不许,说他性子阴鸷,需得锤凿磨砺,不如先习武。
说是习武,找的却是不入流的混混给他做师父,言语鄙俗,行止粗糙,常把梁潇打得鼻青脸肿。
许太夫人跑去老靖穆王面前哭诉,反倒做实梁潇浮躁懒惰,吃不得习武的苦。
那时姜姮年纪小,单纯,什么都看不懂,还羡慕梁潇,他不用做功课,不用背诵那些拗口枯燥的文字,可以天天玩,还能自己独占一爿院子。
终有一日,她耐不住功课的繁重,抱着书籍翻过那堵墙,找上了梁潇。
她让他帮她抄写几篇《论语》和《说文解字》,梁潇翻了几页书,抬头瞧了瞧她,眼珠滴溜溜转着,拿捏了许久,才说:“我可以帮你抄,但你得答应我一件事。”
他要姜姮去问夫子要几本他做过批注的书籍,他看完了会把不懂的地方抄下来,由姜姮拿着再去问夫子,并且一定要想办法让夫子把解答以浅显的字句写下来。
幼时的姜姮嘴甜会撒娇,哄得谢夫子团团转,文人单纯,不疑有他,只当这孩子终于懂事要发愤图强,尽可能满足她的要求。
如此一两年,批复写了无数,却不见姜姮有长进,谢夫子终于生疑,悄悄跟着她,发现了住在偏院里那个传说中不学无术、粗鄙顽劣的王府庶长子。
当时梁潇偷偷苦读许久,谢夫子问了他几个问题,皆对答如流。
谢夫子观其容颜衣着,是个干净清秀的孩子,斯文有礼,并不像传言那般不堪。心中明了几分,找了靖穆王,也不知说了些什么,总之后来靖穆王便允许梁潇和姜姮他们一起读书。
谢夫子是燕赵名儒,学富五车,朝中文官武臣皆奉为上宾,说话是极有分量的,姜王妃就是心里不快,也不好说什么。
姜姮曾经觉得梁潇是运气好,遇见了她这么个善解人意又脑子少根筋的姑娘。
可当她也陷入当年梁潇的境地时,才明白,当年的梁潇,能自四面围堵艰辛卓绝的环境里孤身杀出一条通往锦绣前程的血路,是多么不容易。
要懂得忍耐蛰伏,还得有个好脑子。
姜姮怔怔看了一会儿梁潇,低下头,重新抽出一张宣纸,提笔蘸墨。
梁潇把笔抢过来,“行了,别写了。”他拿过那本《太平御览》,给姜姮诸字解说祖逖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