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其它小说 > 禅是一枝花书籍 > 第三十七则 盘山三界无法

第三十七则 盘山三界无法(第1/2 页)

目录
🎁美女直播
最新其它小说小说: 诡异茶楼惊魂记悔婚之后,我兵临城下你哭什么穿越到战国,谁说天下苦秦久矣神古之灵拜师九叔,随身携带梦幻超市被逐出家门三千年后,家人后悔了姐姐为贱婢欺辱我,我将她们逐出家门被继妹夺走一切后,我觉醒了老公让我做白月光的替死鬼明珠有泪将军抛弃我,可我才是真公主重生之恋爱脑闺蜜死有余辜情劫聿心月恋爱意散落恨归璃此去无归人急救三公里,索要三万过路费被金主白嫖六年后,我终于清醒过往云烟婆婆死后他疯了心碎了无痕

举:盘山宝积禅师垂语云:“三界无法,何处求心?”

此二句是佛教教义的根本处的问题。佛经里一直没有把来说清楚过。有法有心,是世界古文明国人所共同承认的。便如释迦,他虽云实无一法可说,一面仍是说:法不一不二,法不待证,法无去来,法无生灭增减垢净,亦即意味着法还是有的。其后论师用因明来论证“法”不可得,乃云:三界无法。比起来,释迦的最有一种浑朴的好。法不是可以因明论证,而是要以觉。而论师的是限于以因明论证。论师亦从打坐的修行,悟得法的始境;然而他们以因明的论证,仍不得不否定法。

但释迦的法也不免疏缺。因为印度人虽知有空色,而不知有阴阳。印度人惟曰因缘,然而因缘是幻妄。释迦破之,而承认因缘之外有法。论师继之,更把因缘破尽了。而不以为此外尚可有法。玄奘游学印度,正当论师时代的晚期,他乃弥缝释迦的有法与论师的无法,结合两说,提出了一个“万法唯识”的主题。玄奘以为虽然十二因缘皆是妄识,但是八识并非皆妄。所以法还是有,但法是与阿赖耶识为一。玄奘的唯识论是对印度佛教的一个革命。

但是阴阳这一关不通过,法的问题毕竟亦难圆满解答。到了中国的禅宗,以机说法,机不是依于因缘,这样就一下子解除了从来佛教的对因缘的困惑。而肯定有万物之机,亦就是极明确地肯定了法了。这里盘山禅师说的“三界无法”,不是印度佛教所说的有没有法,而只是一个廓然豁然的意思。所以雪窦禅师颂此则:“白云为盖,流泉作琴”,当然是三界有法。

这法,依照现代一位先知者的用语,就是大自然的五基本法则:一、大自然的意志与息法则。二、阴阳法则。三、绝对时空与相对时空统一法则。四、因果性与非因果性统一法则。五、循环法则。禅宗虽然没有知道得这样明白,但那未觉亦有未觉的好。

再说何处求心?世界古文明国皆知有心。心非心脏,而是大自然的意志中心。此意志是未有名目的意志。万物皆有其中心。亦即是万物皆有生,皆有心。虽如水石,亦是有生的,只是有生而未有命。水石亦有心,是能感的,只是未有识。而如动植物则有生又有命。命是细胞之有核,所以人有丹田。丹田称为命门,位置在脐下。息在丹田,而意志则在心。心的位置在于人体的最中心,相当于心脏处,但不是心脏。人有感有识。识在于全体,而总于脑。感亦在于全体,而总于心。脑是有而心则是无,惟无可以制有,是心在主使脑的活动。

丹田与心皆非

目录
表兄悦我重生后和小师弟he了千亿富婆的悠闲日常永恒少年综合征[重生]不见春归路门的背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