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则 韶国师到这里不肯住(第1/2 页)
举:天台山莲花峰韶国师拈柱杖示众云:“古人到这里为什么不肯住?”众无语。自代云:“为他途路不得力。”复云:“毕竟如何?”又自代云:“楖枥横担不顾人,直入千峰万峰去。”
古人到这里为什么不肯住?用孙中山先生的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来答最好。而现在很有人惊讶:革命不是已经成功了,还要革命?
禅宗的话与革命相应,与印度的佛教倒反有着距离。虽然《金刚经》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但那是说的“不可向虚空里钉橛,权立化城”的意思,不是说还要到千峰万峰去。中国禅宗的宁是继承了庄子的“化”字,生生流转。
我今住的房子墙上遮满翠蔓绿叶,直到屋顶,还爬上屋顶上天线架子的尽头,藤蔓先端的芽须与细叶尚余势未尽,在空中随风拂动。因这藤蔓,住宅的外观就雅了许多,夏天也阴凉。但是郭先生教了我这种藤蔓是叫爬墙虎,墙有多高爬多高。好狞猛的名字。我房里纱窗,是把遮得密密层层的蔓叶扯稀疏了些,像把满池的荇藻漾开一角才看见了水底的青天白云来。
这藤蔓就同答了韶国禅师的间:“古人到这里为什么不肯住?”它还要爬上去。苏轼十八岁与弟随父亲出四川,船发嘉州诗有一句“去意浩无边”,我最喜欢。藤爬有尽头处,船行有到岸时,也还是去意浩无边。生命的先端是《诗经》的一个“兴”字。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一一皆有阴阳,阳是始动,阴则随成之,而所成之先端又为新的阳始。纵使成了石头不再动了,亦还是有着动意的。万物连石头亦皆是到了这里不肯住,所以有神有势;如果到得这里住了,那石头亦会死了。
韶国师示众云:古人到这里为什么不肯住?是为他途路不得力。数学的途路上遇到了无理数不能解决,就是不得力。物理学的途路上,以太的说法引出了电磁气场的理论,随后相对论却否定了以太的存在,然而到得今天又觉得以太的存在不是那么容易就可被否定。这都为学问的途路不得力。而且今天是觉得了用物理学的方法是到底亦不可能晓得核子现象的所以然之理的,要重新遗憾物理学途路的不得力。这就是到得这里要住亦住不得。
人生可以一步步都是绝对的,而想起来每觉得都是错了。孙中山先生领导革命,如惠州之役、黄花岗之役,都是不得力,便如辛亥起义亦不得力。其后途路上的北伐与对日本的抗战,皆历史上的天意是绝对的,而人事则不得力。所以要住亦住不得。为他途路不得力,是仁人的悲恻,再往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