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安静的美国,溅血的欧亚大陆(第6/7 页)
告还是德“女干”左尔格的提醒,都明确指出德国要进攻苏联,偏偏自己不信,结果上当了,眼看德国人就要打到莫斯科城下,每每想到这,斯大林心中无尽懊悔。
为今之计,只能干了。
他敲了敲烟斗,发布命令,格鲁吉亚口音低沉缓慢又坚定,说完又把目光投向朱可夫脸上,这个朱可夫虽然有些桀骜不驯,但打仗有本事,受到斯大林的重用。
苏德战争已经打响了,那么中苏战争还会远吗?
负责外交事务的莫洛托夫暗暗担心,武汉已经煽动对苏联的仇恨,要拿回失去的领土,对此苏联此前据理力争,坚决不还。
莫洛托夫找到斯大林,反映自己的担心。
“我们的状况很艰难,一定要稳住中国人,不能让他们加入战争。”斯大林命令道。
稳住?拿什么稳住?
莫洛托夫心中苦笑,一下子想到煽动中国国内的反对党,不顾那些苏联养的黄俄在上次中苏中东路战争就闹了一次,结果在中国国内名声烂大街了,再让他们跳出来“保卫苏联”,估计会被中国街头大妈打死。
虚以为蛇……也不容易啊!
莫洛托夫感叹道,想来想去,好像只有缓兵之计,先谈判,拖着再说吧。
对苏联而言,更急切的还是和英国结盟,共同对付德国。
该死的红魔鬼,终于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了吧?
苏德开战,最开心的莫过于丘吉尔,因为德国人不会再登陆英国,英国算是保住了。
接下来就和德国人慢慢耗,前提是不能让苏联一下子被德国打死。
英苏两国迅速结盟,英国人咬牙从美国订购的物资中拨出部分物资供应苏联。
英国积极把美国拉入战场,丘吉尔紧急联系罗斯福,双方在纽芬兰签订《大西洋宪章》,发表联合宣言,共同对付法西斯。
美国距离战场只有一步之遥,而迈过这一步,却是天大的难事。
谁是法西斯呢?
中国和日本两国对此没有太大反映,私底下都认为大西洋宪章不适合太平洋,像英国这样腐朽的殖民帝国不应该受到保护,继续剥削亚洲人民。
中苏秘密谈判,面对苏联人拖延的态度,宋美龄态度越发鲜明强硬起来,武汉已经没有耐心和双手沾满中国民族鲜血的俄国人扯皮。
在舆论上,俄国人的旧账被翻了出来,“海兰泡惨案”,“《瑷珲条约》的耻辱”,“俄国人从欧洲到亚洲一路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