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宣战(第2/4 页)
呢?
美国人对德国人一直没有好印象,或许他们不想参与到欧洲的战争去,但被人长期有意识地灌输这种思想后,心里的天枰早就倾斜了。只不过等着一个爆发的契机罢了。
伍德罗?威尔逊的宣战点燃了人们心中积蓄的“怒火”了。在这方面他确实是个杰出的演讲家,耍耍嘴皮子就让成千上万的美国士兵嗷嗷地走上战场。
新的征兵法在1917年和1918年获得通过,并取得超过2400万人登记,300万人入伍(其中有180万志愿者)的结果,就连反对战争的人也被强制从事战争的后勤工作。
动员让一切都动员起来工厂,学校,商店,农场,从城市到乡村,从东部到西部,从商人到农民,各行各业都被动员起来加入这场史无前例的战争中。
随着伍德罗?威尔逊的一声令下,美国这部强大的战争机器终于开动了,它发出隆隆的怒吼,让世界为之色变
英国人笑了,法国人笑了,这两个难兄难弟活得太辛苦了,无论是法国的北方工业还是英国的海上运输力量都受到了德国人的摧残。
至于在战争中死去的青壮年,他们已经不愿意去计算了,在动则百万人厮杀的西线战场上,一个士兵的生存周期不超过24小时就知道那是何等的惨烈了。
还好,在几乎卖掉了最后一条裤衩后,他们终于把美国人拖下水了,他们终于听到了大洋彼岸的传来的激动人心的消息——美国人对德宣战了…
至于俄国人,鉴于他们在这次战争中的糟糕表现,北极熊外强中干的面目显露无疑,德国人用半只手就挡住了所谓的“欧洲宪兵”的进攻。
兴登堡和鲁道夫两人珠联璧合,指挥第八集团军在战争一开始就把轻率冒进的北极熊一个天大的教训,在“坦能堡战役”中全军覆灭的“萨姆索诺夫军团”更成了俄国人不愿提起的噩梦。
在经历了痛苦的两年后,就算听到美国人“进场了”,本来是挺高兴的一件事,可惜他们已经没有力气笑得出来了。
(同时他们也是唯一一个没有战争红利的国家,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后来才变本加厉地讨回来?)
早在2月份的时候,曾经不可一世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宣布逊位,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它在俄国的统治,留下了一个烂摊子给新上台的俄国临时政府。
嗯,这是个大杂烩式的临时政府,里面乱成一团糟,牛鬼蛇神充斥其中,根本没什么战斗力。而且在圣彼得堡还有一个苏维埃政权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