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立启为君:大权在握的庆父,为何自己不继位却立公子启为国君?(第3/4 页)
的。
围绕着国君继承人是公子般还是公子庆父的问题,鲁国公室分裂了,而且分裂成貌似是相对均衡的两方。即鲁庄公四兄弟,正好是两两相持,即鲁庄公与公子友交好,公子庆父与公子牙交好。
但这个只是貌似而已,因为作为鲁庄公对立面的一方,即公子庆父与公子牙的思想并未统一,公子庆父居然认为这个君位继承人应该是公子启的。
公子友是最精明的,他的精明在于迅速把自己的思想统一到了鲁庄公这一边,从支持公子庆父为继承人倒向支持公子般为继承人。就这样,公子般的支持力量大大增强。
公子牙是一个悲剧。他的悲剧在于,他一心支持公子庆父为国君继承人,但公子庆父却举棋不定,至少一直表现出来的是立具有齐国血统的公子启。或者说,公子庆父并没有强烈的争夺国君之位的念想。连公子庆父自己都不积极争取,那你公子牙岂不是瞎折腾?最后公子牙因为支持公子庆父,成了第一个落幕的人,这就是他的悲剧。
公子庆父居然能够得到保全,当然是因为他一直没有积极参与争夺君位,他只是被动地参与者,他自己提出的是要立公子启。与公子庆父同样想法的,是哀姜。哀姜貌似精明能干,但在国君继承人一事上,与公子庆父一样,来了个立谁都没关系,反正是两选一,即公子庆父和公子启。
正因为如此,所以公子牙被逼死,而公子庆父则得以保全。
这样一来,国君继承人之争,明显是鲁庄公与公子友这一派占了明显的优势,就这样,公子般最后得到了国君之位。
这个时候,强悍的鲁庄公已经去世,拥护公子般的只有公子友,虽然他是上卿,但拥护公子启的这一派力量仍旧存在且很强大,那便是公子庆父和太后哀姜,甚至还有公子启的生母叔姜。
叔姜虽然没有在这场夺位之争中露过脸,但她毕竟是公子启的生母,不可能不参与。在后来的活动中,我们会见到叔姜的身影。
公子庆父和哀姜打出的旗号当然是公子启才是国君之位真正的合法继承人之一,既然公子庆父自愿放弃,那公子启才是唯一的。但公子般已经当上了国君,这个旗号不能公开打,那就暗中打。一切的行动也是暗中的,借用的机会有两个,一是公子般和公子友都在忙着先君庄公的国丧,二是与公子般有仇的圉人荦。
庆父和哀姜在暗中,公子般和公子友在明处,而且那么忙,根本无暇顾及,就这样,庆父和哀姜从暗中出击,并一击而中。于是,公子般被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