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借力打力(第2/4 页)
项的时候,曰本当局打算以此打造一流军用航空设备开发团队,获得读力研制军用飞机的能力。为此,曰本当局不惜投入巨资,加强相关基础科研能力。可惜的是,到最后得到的只是一个四不像。
主要问题出在美曰关系上,没有美国点头,曰本当局肯定硬不起来。
问题是,三菱重工在开发过程中的无能表现,也是f-2项目没能达到预期目的的主要原因之一。
虽然曰本当局没有指责三菱重工,但是谁都知道,f-2项目进行到关键时期的时候,曰本遭受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三菱财团举步维艰,在美国的巨额投资大幅度缩水,导致财团经营困难,甚至得向高盛集团、花旗银行与摩根大通投资银行出售股份,套取维持经营的流动资金。
受此影响,三菱重工在f-2项目上根本硬不起来,只能任由美国企业摆布。
可以说,曰本当局对这种单价超过一亿美元、全寿维护使用成本高达两亿美元,却只能携带反舰导弹,不具备对地精确打击能力的战斗机非常不满意,不然不会生产几十架后就宣告停产,没像计划的那样,用来替换所有f-1与f-4j。
通过在c-1与p-1项目上的努力,川崎重工也建立起了一支军用飞机开发团队。
更重要的是,因为美国国会拒绝向任何国家出售f-22a战斗机,所以决定引进f-35b替换f-1与f-4j的同时,曰本没有放弃f-x计划,也就是自行研制的重型制空战斗机。特别是在j-20验证机首飞之后,曰本当局如芒在背,加大了f-x的研发投入。承担这一项目的,正是三菱重工。
同时负担两个项目,显然超出了三菱重工的实力。
再说了,美国也担心f-35b的核心技术落到曰本手上,加速f-x项目的开发工作,肯定不会让洛马公司与三菱重工合作。
受此诸多因素影响,由川崎重工承担f-35b项目,显然更加合理。
看完李廷轩发来的资料,刘威心里也有数了。
“展示时间还没确定,不过就在这几天。”典斌灭掉烟头,说道,“最迟不超过月底,要想做点什么,就得抓紧时间。”
“信息并不完整,我们能做什么?”
“至少得想好如何混进去,总不能让老狼硬闯吧?”
“怎么不能?”刘威呵呵一笑,说道,“要是没有别的办法,让老狼硬闯也不错。只是现在看来,应该不会走到这一步。”
>最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