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岂患无有助者(第4/5 页)
墨鲤跟那个神情木然的小沙弥。
“孟国师,下官胆子小。”宫钧咬牙切齿地说。
“胆小就多练练。”
孟戚悠然地说,看到锦衣卫纷纷后退的动作,还笑了一笑。
墨鲤:“……”
他想孟戚这会儿说得理所当然,欺压宫副指挥使,改明个宫钧抱着狸奴散步,也让孟戚多练练,解决怕猫的毛病。
宫钧并不知道这个秘密,自然也就少了这股勇气、只能瞪着孟戚。
“青乌老祖虽是天下第一高手,武功高绝,处心积虑,可是他的老底在雍州,难道他不怕事情败露朝廷抄了他的藏风观吗?”
只要架上火炮轰个几轮,什么门派都撑不住。
人能跑,房子还能长脚飞了不成?
“他在江湖上散播厉帝陵的传闻,半点忌讳都没有,直接就用了自己的名号,如此胆大,到底是谁给了他底气?”
宫钧故意提高了声音,他有心想要那些隐藏的江湖人听到这番话。
至于武功不够高听不到的人,那就算了。反正小人物没有什么影响。
孟戚看穿了宫钧的意图。
“可不是,衡长寺天山派还有谁来着。那些大门派的掌门长老,都看出了不对,半途上回去了,不会出现在这里。”孟戚说完之后,听到远远近近一片低叫跟议论,唇边笑意扩大,然后瞥了宫钧一眼。
看到了没有,这才是动摇人心。
宫副指挥使欲言又止。
这时墨鲤补了一句:“吾等自雍州而来,听闻青乌老祖此次前来,带的皆是亲信。”
挖宝当然带亲信了,没什么出奇。可是换个想法一思量,青乌老祖可能是不要藏风观了。江湖人都不相信青乌老祖会这么做,门派基业有多重要,为一文钱发愁的江湖人最是了解。
道观住的也是出家人,田地是不需要缴纳田税的。
即使是政令严苛的楚朝,寺庙道观名下的田地赋税也要少一些。
许多百姓宁愿将田地献给寺庙,转而变成佃户,缴的粮食比朝廷征收的还要少一些。像藏风观这样根深蒂固的道观,且与权贵交好,名下田产绝对不是个小数目。
青乌老祖抛下的不是一个道观,是钱。
武功再高,没有钱还怎么让弟子跟手下心甘情愿地跟着自己?
帝陵宝藏倒是可以弥补这个损失。
青乌老祖要是不冲着宝藏来,他图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